安慧學苑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 第8場「睡眠與放鬆」壓軸圓滿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,12月4日邀請 吳家碩 心理師,主講「助你好眠—睡眠與放鬆」,吸引百餘位民眾報名,監院自正法師致詞表示,安慧學苑是個學習園地,每年除舉辦系列人文講座外,也有佛學研讀班以及其他課程,提供大家在變動中尋找安心之道;人文講座專案執行長李佩玲則分享,自己十幾年前報名佛學研讀班,讓當時惘然的自己,因佛法而點亮生命,她邀請大家報讀佛學研讀班,給自己一個點亮生命的機會。

第八場講座由 睡眠管理職人 吳家碩心理師主講,一開場吳家碩心理師即指出,一般對於做夢的錯誤觀念,做夢並不等於沒有睡,請大家不要錯怪夢!因為做夢常醒來而覺得累,就以為自己沒有,他表示,大家對於睡眠的期待,會影響自己對睡眠的想法。

吳家碩心理師介紹睡眠有五個階段,分別為清醒階段、階段一淺睡、階段二淺睡、階段三深睡、做夢階段,當失眠時,須逐一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,再以對應方法來改善。吳家碩心理師分享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,影響睡眠的三大機制:恆定系統、生理時鐘、清醒系統,三小休息法及睡前4B誘眠法等,現場並帶領大家練習,腹式呼吸法與肌肉放鬆法,講師還準備自己的著作書籍,進行有獎徵答,吸引民眾熱烈搶答。
「助你好眠—睡眠與放鬆」講座,在熱烈的QA問答中,劃下句點,參與的民眾紛紛表示,收穫滿滿!同時也期待明年度的8場人文講座,大家相約明年見!
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

正念慈心 快樂修練 
把握現在 珍惜當下

安慧學苑2021「慈心海福聚」人文講座,10月23日場次首度以實體和線上講座同步進行,全台各地共有一百多位學員參加。第七堂講座邀請香光尼僧團見杰法師,主講「正念慈心.快樂修煉」,分享實用的自我照顧、身體放鬆、慈心祝福等方法,在日常生活中,培育慈心。安慧學苑監院自正法師表示,不只見杰法師身上都是寶,每位學員身上也都是!從自己身上,向內挖寶,就能快樂修煉;同時,也鼓勵大家,報名研讀班,每週二小時來滋養自己。

見杰法師在講座開始時,讚嘆大家在周末下午放鬆的時間,到安慧學苑聽講,為自己的生命做出不一樣的選擇!見杰法師透過語音引導,帶領大家實際練習,從觀呼吸、身體放鬆、慈心祝福自己、他人、環境,到全世界。同時透過影片觀賞,讓大家知道,面對煩惱、壓力,首先要照顧好自己,透過觀呼吸,把心帶回當下,只要注意呼吸,心就會沉靜下來,開始產生穩定力量。

見杰法師勉勵大家,在日常生活中,就能培養慈心,給予慈心祝福。不管是睡覺醒來或睡覺前,用餐、行走、乘車、騎車、開車,工作、家務、購物、談話、陪伴……任何時刻都可以運用慈心,照顧自他!

慈心,是友善關懷的心,給予自己及他人快樂!在週末午後,大家齊聚安慧學苑,以及線上聽講,共同正念慈心,快樂修煉!並相約12月第八堂講座「慈心好入眠」再見!


111年度安慧佛學研讀班

Category : 佛學課程 , 社區課程

認識佛法就是現在
學習佛法就在這裡

給自己一個機會,點亮心中那盞明燈,找到安心舒活之道!
歡迎您報名參加佛學研讀班38屆初級班課程,
37屆中級班、36屆高級班同學繼續升級,圓滿三級的學習課程

報名時間
即日起至第一週上課日
即:12月28日(二)、12月29日(三)、12月30日(四)

<初級班網路報名>


經論課程:大佛頂首楞嚴經[第十六期]

Category : 佛學課程

憨山德清大師語:「不讀《楞嚴》,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;不讀《法華》,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!」。本課程已開設十五期,透過法師講說經文要旨,分段消文釋義,掌握經典義理。

上課日期/110.12.16~111.1.13。每週四,晚上7:30—9:20,共五週次。

上課地點/安慧學苑(​嘉義市東區文化路820號)

電  話/05-2325165

報名方法/網路報名;電話報名;親洽安慧學苑現場報名

安慧學苑/http://anhui.gaya.org.tw/

[網路報名]


經論課程:大佛頂首楞嚴經[第十五期]

Category : 佛學課程

憨山德清大師語:「不讀《楞嚴》,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;不讀《法華》,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!」。本課程已開設十四期,透過法師講說經文要旨,分段消文釋義,掌握經典義理。

上課日期/110.9.9~.10.7。每週四,晚上7:30—9:20,共五週次。

上課地點/安慧學苑(​嘉義市東區文化路820號)

電  話/05-2325165

報名方法/網路報名;電話報名;親洽安慧學苑現場報名

安慧學苑/http://anhui.gaya.org.tw/

[網路報名]
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首場線上講座

海內外超過300人報名
體驗線上喝咖啡談死亡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,昨 (7/24) 日首次以線上方式進行,邀請「死亡咖啡館」活動發起人 郭慧娟 老師主講,主題為「生命最後愛的樂章」,吸引來自海外及全台各地300多位學員報名。安慧學苑監院自正法師表示,因疫情緣故,為了讓大家防疫在家也能夠幸福學習,因此舉辦線上講座,歡迎大家在安慧學苑所提供的平台持續學習。

安慧學苑人文講座舉辦多年,首度舉行線上講座,來自馬來西亞及全台各地民眾踴躍報名,大家共同在線上,聆聽郭慧娟老師分享「生命最後愛的樂章」,跟著啜下生命中最有滋味的咖啡,體驗「喝咖啡聊死亡」的感覺。

郭慧娟老師在講座中,透過5則感人的真實故事,分別譜出5段生命愛的樂章。在分享每一則故事後,與學員在聊天室互動,大家寫下最觸動自己的部分,學員反應熱烈。郭慧娟老師分享生死密碼,認為生死之間,愛是一切答案!雖然無法控制死亡的方式、生死的時間及無常的到來,但可以掌握的是,建立正確生死觀、做好無常心理認知、各項預囑準備、珍惜身邊的人和感情和四個及時——及時道愛、道謝、道歉、道安。

郭慧娟老師表示,善終,不是神話,如果有好好做功課,是可以善終的!她提醒大家,愛要及時,在平時就要勇於說出心中的感覺,不要認為「沒關係,以後還有時間!」要把握當下,立刻行動,才不會遺憾。最後,郭慧娟老師分享人生智慧3需——有智慧的「接受死亡」、「面對死亡」及「處理死亡」,以「面對死亡,就是為了好好活!」這句話,為講座劃下句點。

許多學員在講座結束後表示,後悔很多事來不及做、很多話來不及說,決定要趕快跟家人進行四道!付諸行動,不留遺憾!


2021線上行門共修

Category : 共修

共修內容
地藏經線上共修
地藏經線上共修
大悲懺線上共修
法華經(10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二十四~二十八品
法華經(9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二十~二十三品
法華經(8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十七~十九品
大悲懺線上共修
法華經(7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十五~十七品
法華經(6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十二~十四品
法華經(5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八~十一品
法華經(4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六~七品
法華經(3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三~五品
法華經(2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二~三品
法華經(1)線上共修 ——《法華經》第一~二品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第三場「情緒與壓力管理」圓滿結束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今(4/24)日邀請臨床心理師林姿吟主講「情緒與壓力管理」,吸引百餘位民眾參與。監院自正法師表示,安慧學苑從二年前開始辦理人文講座至今,每場講座都為貼近大眾所需而舉辦,近幾場講座皆吸引百餘位民眾參加,報名相當踴躍!歡迎大家報名第四場講座,持續回到學苑學習。

在臨床心理師林姿吟的引導下,讓大家瞭解身體病痛會影響情緒,並學習如何調適情緒與壓力。林姿吟詢問大家「當身體有病痛時,心情還會好嗎」? 壓力應該是用調適的,有病痛時要就醫,先將身體調適好,就能擁有好心情。今日現場並進行有獎徵答,贈送由香光尼僧團所出版的隨身書《慈心海福聚》,吸引民眾熱烈搶答。

今日講座在林姿吟老師分享「透過食物攝取營養」、「正向思考習慣培養」、「吸收宗教哲學精華」、「認識真正的自己」、「享受免費的大自然」等長期舒壓保養方法,讓聽眾滿載而歸,為講座畫下句點。


經論課程:入菩薩行論

Category : 佛學課程

《入菩薩行論》本論重視實修,善用譬喻,重點強調如何發菩提心、修學六度萬行、學菩薩行的大乘修道次第。

上課日期/110.5.12、5.19。每週三,晚上7:30—9:20,共二講次。

上課地點/安慧學苑(​嘉義市東區文化路820號)

電  話/05-2325165

報名方法/網路報名;電話報名;親洽安慧學苑現場報名

安慧學苑/http://anhui.gaya.org.tw/

<網路報名>
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第二場「不想忘了你——認識失智症」活動圓滿完成

不要再叫癡呆症,我只是記憶退化!

安慧學苑2021【慈心海福聚】人文講座第二場「不想忘了你——認識失智症」,邀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許秋田主講,介紹失智的原因、預防理念及方法,吸引近二百名民眾報名。安慧學苑監院自正法師表示,今年度共有八場人文講座,安慧學苑提供學習平台,希望大家能夠幸福地學習,留下快樂的美好印記。

全球每三秒就有一人失智,日本有八百萬人輕度及重智失智,台灣目前約廿八萬人,在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,高齡社會已是趨勢,對「老」,大家有很多恐懼,然而變老等於變笨嗎?許秋田老師指出,失智症並非病名,是一種症候群,本質是指在清醒狀態下,喪失心智正常功能,約定俗成稱「老人癡呆症」讓人誤為又癡又呆,因負面標簽而延遲求醫,失智症其實是大腦前額葉、海馬迴等萎縮退化所致,不是精神疾病。

許秋田老師從匱乏論、大腦可塑性、生活型態及正念生活等方面分享早期預防可以介入延遲失智的發生,大腦體積萎縮是正常老化現象,「環境豐富化」才是預防失智的關鍵。許秋田老師以自身在長照站設計課程的經驗現身說法,讓年長者「腦動、身動、互動」,達到活化腦部、延緩失智。

許秋田老師指出,課程設計主要是讓學員保持正念,念是今心、當下的心,透過正念練習讓心無雜念,用心在當下,透過正念減壓強化高級思維、短期記憶、社會認知、聽覺與觸覺等能力減少我執與妄想、增長慈悲心、保持平衡與控制呼吸來延緩失智。透過正念練習,90歲高齡長者的大腦海馬迴完全無退化。

此次講座由於報名人數眾多,學苑另開放二樓及三樓教室以視訊方式,在二個小時的講座中,許秋田老師分享失智症的成因及正念減壓等延緩失智方法,聽眾們紛紛帶著實用方法回家,並相約下個月安慧學苑人文講座再相見。